有不少母亲发现我们的孩子不合群,非常难和其他小朋友在一块玩、学习、做游戏,常常单独活动,母亲都感觉如此非常不好,但却不了解如何解决?其实,婴幼儿性格培养不是非常难的问题,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特点,爸爸妈妈应该主动进行教育,而不应该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动进行纠正。
父母应该依据孩子的具体状况主动来培养其合群的性格特点:
1、爸爸妈妈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,天天有肯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块交谈。
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,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块玩耍。开始时爸爸妈妈可伴随在旁边与他们一块做游戏,当熟知之后可以让他们自己玩。每次游戏后爸爸妈妈都要比较夸张地表彰孩子玩得好、玩得有趣,使孩子在玩乐中感觉到小伙伴的可爱与集体的欢快。
2、爸爸妈妈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。
爸爸妈妈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很难完成的任务,鼓励孩子与其他人合作完成,或向爸爸妈妈求援完成,增加他与其他人交往的机会,教孩子了解一个人的力量非常小,有的事情做不到,而大伙一块做事情就好办了。
3、让孩子掌握交朋友。
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,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,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,互相信任,彼此尊重,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。对于爱捣乱、爱逞能、惹是生非的孩子,爸爸妈妈要纠正他们的行为,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。
4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。
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角逐的群体活动,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,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,它一直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。更要紧的是,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,而且需要胆量。这胆量,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点。鼓励孩子常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,既有益于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,有益于培养兴趣,也有益于提升交际能力。孩子一旦爱上体育,就会主动探寻对手,这种探寻,就是交际;适合的对手,总是就是友谊的伙伴。
5、借助节假日与孩子一块走出家门外出旅游、走向社会、走向大自然,可以增开眼界,陶冶性情,也可以培养兴趣、开放胸襟。
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,交际也是开放性的,两者是相通的。交际需要坦露自己,需要主动和热情,一个沉默寡言、性格内向,不喜欢活动、自我封闭的人,如何会有非常强的交际能力呢?在旅游中,有些要买车票、住旅馆、进餐馆、购门票,倘若爸爸妈妈有意识地要孩子去做这类事,那样,孩子就能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,知道新的交际内容,旅游结束,见识广了、谈资多了,这又给未来的交际增加了话题。
6、可以参考孩子的年龄大小,有意识地要他们进行小件物品的购买活动。
年龄较小的,八九岁的,可以叫他们买油盐酱醋;年龄稍大的,十四五岁,可以叫他们买鱼、肉、米等,也可以让他们买自己穿用的鞋、袜、手套之类;家里有哪些旧报纸、旧衣服、空酒瓶等,可以叫他们去回收站卖。产品买卖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例,在买卖中,它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,有益于丰富交际对象和加深对人的认知和认识,从而提升我们的交际能力。孩子因为缺少经验,在第一次买卖中或许会吃亏或出现差错,对此,爸爸妈妈不要过多指责,以免影响他们交际的信心。
7、有意识地让孩子一个人做客待客。
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,到亲戚家去做客,让孩子一个人去,这都是缎炼孩子交际能力的机会。串门做客,需要寒暄和问候,也需要交谈和有关礼物的收送。与爸爸妈妈一道去,孩子是附带的,不需要应对,没重压,应酬的主角是爸爸妈妈;让孩子一个人去,自己成了主角,与他们的所有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,这无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线,促进其考虑怎么样交际。家来了客人,有时可以让孩子去接待,尤其是与孩子年龄相仿的客人或朋友,爸爸妈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。
8、有意识地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。
有人说,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,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。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说话能力,由于交际的最直接形式是说,不会说,说不好,如何交际?会说,说得巧,答得妙,其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。爸爸妈妈可时常出些模棱两可的辩论题与孩子辩辩;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看法,让孩子据理反驳;对孩子平常话语中的差错,爸爸妈妈也可作必要的挑剔,帮助其认识。平常,也要鼓励孩子参加演讲赛,鼓励孩子上课或开会时积极发言。
9、对于能力低下的孩子,爸爸妈妈和老师更要特别注意。
要特意为其安排交往的环境,需要面对面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办法,用哪种动作来参加活动,千万不可以因他不会或不懂而将它弃之一边。